分類彙整:道家心法

道家心法之「道常無為」

道德經》第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自化,自然的變化。

「無爲」是指不刻意去做什麽、不妄為。道家推崇的「三寶」思想,不是去做什麽,而是不去做什麽。

「無爲」是指事物最自然的狀態。

慈 – 不肆意殺生、不傷害他人。

儉 – 不貪婪、不放縱。

讓 – 不處處爭先、不勞心勞力。

慈的修行方法是守柔。儉的修行方法是是致虛。讓的修行方法是守靜。

若以道家的「不做什麽」哲學去看五常(即五種倫常道德),五常不是我們需要去做什麽,而是我們不做什麽。以「仁」來説,不是我們要去行善助人,而是我們不要去傷害他人。

仁 – 不傷害他人。

義 – 不違背倫理、不犯法。

禮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智 – 不失控、不暴走。

信 – 諾不輕許、不負人。

道家心法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第11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轂是車輪軸心的圓木,轂中間是空的,才能連接輪軸,車輪才能轉動。

埏埴是調和陶土製作器皿,器皿中間是空的,才能盛裝物品。

戶牖是門窗,房屋中間是空的,才有居室的用途。

以車子、器皿、房子爲例子,「有」用是因爲「無」。「有」之所以能給人帶來便利,在於「無」讓它發揮作用。

物品因爲「無」(或空),才能發揮作用。這只是一個比喻。

若運用在設若心性修養上,可以理解爲:

一,一個人如果有一堆煩惱、欲望、或者雜念,那麽就很容易分心,無法集中精神做事。

道家中的「無」觀,或「空」觀,講的是不胡思亂想,不要做無謂的憂慮。比如《列子.天瑞》中的一則故事,「杞人憂天」。

二,一個人若太看重自己、太自我中心,發生事情時容易有太多的情緒,這樣也容易與人起冲突、爭執。

《莊子·山木》篇中有一個故事:「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這個故事即是莊子的「空船理論」。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突然有一隻空船撞過來。就算這個人心胸狹窄,都不至於太生氣。但是假設這隻船上有個人,你便會呼喚他讓開,若對方不理,你就會再呼喊,若再喊第三聲時就一定也會口出惡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生氣與不生氣」,居然是取決於「船上有沒有人」,而不是「撞船」這件事。只要是「空」船,人的心就會平靜。

所以,對於事情,只要不要去做過度的猜想、懷疑,就不會過多的情緒。有時,過激的或不合時宜的情緒表達,反而會讓事情適得其反。

三,一個人若自視過高,高傲自大,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不願意謙卑向他學習、聽取別人的意見。這種行爲反而會害了自己,阻礙自己的進步。

空的器皿,才能裝東西。而人要虛懷若谷,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智慧。

附註:

佛法的「空」觀與道家的「空」觀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法的「空」叫緣起性空空性的意思並不是「不存在」,而「緣起」才是空性的意思。

「緣起」是說很多條件結合起來,才能完成一件事情;「性空」是說一切事物既然都是條件的組合,那麼它們就不會有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個性,沒有不變性、永恆性、和自主性。

道家心法之「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道德經》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雌雄,比喻强弱。嬰兒,幾乎是雌雄莫辨,力氣無强弱分別。

白黑,比喻明暗,或者說晝夜。大多數人都是白天勞動,黑夜靜息。無極,是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沒有「晝夜之象」。

榮辱,比喻貴賤。樸,是未加工成器的木材,即原木。器,則是器物、器具。

這幾句話指出道家主張的「虛、靜、柔」修養思想。

「知其雄,守其雌」即是守柔。行事時不靠蠻力、武力取勝。

「知其白,守其黑」即是守靜。行事時勞身不勞心,保持平靜心境。

「知其榮,守其辱」即是致虛。行事時不追求名利、得失、欲望。

今日的社會似乎應該更能理解道家的思想。

現代民主政治靠的是交流、談判,而不是靠武力。

現代人都懂工作「每7日休息2日」的重要性,另外在工作中適度休息也有助提升效率。

兵法中有「以逸待勞」,即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人疲勞混亂時,戰而勝之。

現代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而不是「等級制度」。人不是以職業、貧富分貴賤高下。不是靠「有爲」、成就,決定「等級」。

現代社會有很大的衣著自由,不像古代服裝有貴賤等級之分。無官無位的在野平民只能穿布衣、白衣。相反,帝王與各級官員的服裝有專用顏色。

道家心法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德經》第67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道教最重要的修持為「慈、儉、讓」。

慈,即慈愛。愛惜生命,不要為了名利、權勢、財物等身外之物而危害生命。

儉,指儉樸。寡欲知足,不要因為追求慾望享受、縱容七情六慾而傷身。

讓,即退讓,不敢為天下先。不要因為爭著做事情,而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不能有所成就。

《莊子·外篇·山木》中故事的寓意即可說明「不敢為天下先」的道理。

弟子問莊子說:「山中之木,以不材而得終其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不能鳴)死。先生在這二者之間如何立身自處?」

莊子笑說:「我處於材與不材之間。但無論怎麼抉擇,都免不了成材與不成材之牽累。只有以自然之道理為歸向。」

「材」與「不材」即是寓意「有用」與「無用」。一個人的才能,當「有用」時用之,當「無用」時藏之。有用之時,治世也。無用之時,亂世也。

道家心法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道德經》第77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的道理,就像張弓射箭。弦弓拉過高了就要壓低,弦拉低了就要上舉。拉弓的力量過多就要減少,力量不足就要增加。

天的道理,就是多餘了就減損,不足了就添補。人之道理,是相反的道理去行事。

我們的生活要懂得「平衡、中和為有福,多餘為有害」的道理。

就以財富為例。窮人為了累積財富而勞苦,導致危害自己的生命。富有的人追求慾望(如美食、娛樂),導致行為舉止失常。又或者為了貪求財富,不惜用不正當手段,做出犯法以及傷天害理的事情。財物囤積了卻沒有用處,又不願意割捨,還要害怕竊賊、寇盜,生活在焦慮與煩惱之中。

莊子《雜篇·盜跖》中,第三部分關於無足和知和的對話正好可以說明這段道德經的話。莊子用了「無足」代表不知足,即貪婪之人,然後用「知和」代表知道中和之道,即守分清廉之人。

無足認為人們都想獵取名譽以便得到利益,一般人都會認為富貴能帶來安康快樂。

反之,知和認爲做自己想做的事,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就不能免除禍患,更不可能得到安康快樂。

有智慧的人在行動時,都不會違背自己的限度。若富足就不去爭奪,沒有必要的就不去追求,所以不認為是貪婪。若不富足便去尋求,有所剩餘就不再接受,所以不認為是清廉。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就其利、辭其害」,即接近有利的,拒絕有害的。

堯和舜不會因為追求美好而損害生命,所以天下臣民都能夠和睦團結,而不是行仁政於天下。

善卷與許由不想因為操勞政務而損害自己,所以拒絕接受帝位,而不是虛偽地辭讓。

天下的人都稱讚他們為賢人,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釣名沽譽的心意。

莊子的那段話就可以理解「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有道的聖人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沒有想要顯示自己的賢能。

道家心法之「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道德經》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塞其兌,閉其門」講得是孔竅。兌,指口説話。門,指眼耳鼻收訊息。「不言、不見、不聞」,正如儒家所言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才會超越親疏關係。

「挫其銳,解其紛」講的是心。銳,指欲望。紛,指雜念。減少慾望,降低雜念,才能超脫於利害關係。

「和其光,同其塵」講的是生活。光,指才華光芒。塵,指凡塵俗事。隱藏鋒芒,像塵俗人一樣生活,才能超脫於貴賤關係。

玄同,即合道、天人合一。

道家心法之「君子之交淡若水」

原文出自《莊子.山木》: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這句話指出有智慧者選擇朋友,當取君子之交。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利合」與「天屬」。

凡以利相合的關係,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拋棄。

以天性相連的關係,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互相包容。

相互收容與相互拋棄差別也就太遠了。

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

君子之交雖淡而兩心親近,小人之交雖甘卻利斷而絕。

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 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有智慧者不會為了利益關係而行動(包括前述的結交朋友)。

《道德經》第80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心中的理想社會,人民生活簡單樸實。人民不會為了利益,使用各種各樣的器具;不會為了利益,向遠處遷移等等,也不必刻意跟鄰國來往交流。

道家心法之「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道德經第27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於行路的人,不留痕跡。善於言說的人,言語無過。善於算數的人,不需使用籌策(算數用的工具)。

何謂真正的精通、擅長?這點值得我們思考。物要盡其用,人要盡其才。物盡其用,才不會浪費資源。人盡其才,則所做之事才能完美。

有智慧的人善於幫助人,因此眼裡沒有無用的人。有智慧的人善於利用東西,因此眼裡沒有無用的東西。

人與事物的有用與無用是相對的,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去使用人與事物。只要善加運用人、事物的特性,就能讓事物發揮最大的功效。

專家、行家是外行、大眾的老師,外行、大眾則是專家、行家所可以借鑒的,兩者都是彼此造就的。

這點正是《莊子.逍遙遊》中的「惠施的大葫蘆」故事所要表達的。

道家心法之「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道德經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要做到的是敦厚的道德,即是能處處為他人著想,而不是淺薄的禮儀。大丈夫要有樸實的道德,而非虛華的仁義。

一個人要做到順乎人性的道德,而不是只侷限在仁、義、禮的表面行為。惟誠待人,人自懷服。唯有誠心待人,他人才會信服。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是最根本的,故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是道,而不是最末端的禮。

道家心法之「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道德經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誠實的言詞不華美,華美的言詞不一定可信。行為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有真知灼見的人不一定廣博,廣博的人不一定有真知灼見。

有智慧的人會無私不積藏。他盡量幫助他人,自己反而更滿足。他盡量給與他人,自己反而更富足。

做人不要爲了爭強好勝,反而害了自己。先釋出善意,與別人分享,反而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