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宗教

宗教可以影響人的五常修養

講到宗教,筆者都是鼓勵人有宗教信仰的,或是去認識宗教的,只要不要過度迷信就好。因為宗教只要觀念正確,無論哪一種宗教,都是可以幫助改善一個人的五常修養。

1) 仁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筆者看過他人行善的感動故事後,心中一直存著要盡自己的責任去幫助別人的念頭。

上世紀80、90年代,報章上常可看見德蕾莎修女的故事。德蕾莎修女出生於1910年,她在21歲時正式成為修女,後來因為印度貧民窟的景象衝擊,決心為當地窮苦者奉獻。1950年,她在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爾各答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救助當地貧苦無依、缺乏醫療救治的人們。後來這也是後來德蕾莎修女最為人稱道、也最受到國際關注的慈善事業,在1952年開始的「垂死之家」服務,收治重病者以讓患者能夠在基本的醫療環境下,得以有尊嚴地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刻。德蕾莎修女的善行與名言傳遍全球。

另外,筆者也參觀過新加坡的佛教居士林,居士林天天為大眾提供免費素食。自己也夢想過有一天能夠無條件地幫助他人,包括給他人溫飽,設立類似居士林之地方。

2) 義~ 道德正義。

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的基本教義都是鼓勵信眾行善助人,不做惡事的。例如:

聖經中的「十誡」就包括了:不可謀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陷害人。

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3) 禮 ~ 對人恭敬,對物珍惜。

懂禮儀的人不一定有修養,但有修養的人一定注重禮儀。

佛教的禪修活動,法師都會教導大眾一些言行舉止的禮儀。

吃飯的禮儀包括:專心吃飯。用餐時不發出噪音。不挑菜、不偏食。口中有食物時,不說話。

其他的禮儀例子:關門「小聲」。走路腳步輕一點。講話小聲點,不要用喊。

4) 智 ~ 智慧

佛書有很多講述智慧的故事,有不少是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如北傳的《法句譬喻經》或南傳的《法句經》。

《壇經行由品》相傳六祖惠能在給弟子講經時,忽然起了一陣風,旗幡隨之輕輕飄動,這引起了聽講法的兩個弟子的爭論,一個弟子說是風在動,一個弟子說是旗幡在動,惠能插口解釋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自己心在動。」

這個佛經故事,講述讓人喜怒哀樂的,不是外界事物,也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心。也就是指製造煩惱的人是自己。

基督教的禮拜,每個星期有不同的講道內容,而且是跟上潮流與時事。比如:錢財的管理。還有教徒的見證與分享。這些也是一種新穎的智慧分享。

5) 信 ~ 真誠待人。

宗教的修行法門,除了戒律,還包括懺悔與祈禱。

「告解」(Confession)是天主教的宗教儀式之一。教徒為自己的過錯,單獨向神父表示懺悔之心,而神父便代表天主,赦免其過錯。

佛教的很多法事、經文,都包含禮懺、懺悔文。比如《華嚴經》:「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懺悔,或者是告解都是一種誠信,你先要承認,即是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心,才能夠誠心地懺悔或告解。

「邪教」的邪惡源自於人

            不論任何國家或種族,很多人都傾向於透過宗教尋找心靈慰藉,所以宗教有很大的市場。雖然社會中有正統的宗教,但是不同年代都不斷有「新興宗教」或「邪教」的興起。近日,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播出後,再度讓人關注起邪教。

什麽是宗教的要素

一般宗教有五個基本要素,包括教主、教義、儀式、教規以及導師/傳教士。這些要素可分爲「人」的部分以及「思想與活動」的部分。人的部分即教主、導師/傳教士。思想與活動的部分即教義、儀式、教規。

新興宗教與邪

一般人認同的正統性宗教主要有五個: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當然,還有其他正統性宗教,包括猶太教、儒教。

至於,新興宗教與邪教則比較難定義。新興宗教與邪教的差異點,在於新興宗教的思想(教義、教規等)或人(教主或導師)與世俗的道德與風俗觀念沒有太大的衝突。邪教則是思想或人有明顯的違反世俗的道德與風俗觀念。

各國邪教或新興宗

南韓 – 白白教、五大洋集團、救援派、Y教會、新天地教、攝理教

美國 – 人民聖殿教(The Peoples Temple)、天堂之門(Heaven’s Gate) 曼森家族(Manson Family) 、大衛教派(Branch Davidians)、科學教派(The Founding Church of Scientology)、奧修教(Bhagwan Shree Rajneesh’s Communities)

日本 – 奧姆真理教(Aum Shinrikyo)、幸福科學、創價學會

台灣 – 上帝救世教會(God’s Salvation Church) 、靈仙真佛宗

中國 –  靈靈教、觀音法門

創造宗教的「思想」難,吸收容

創造宗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思想與活動的部分。從歷史來説,目前大衆認定的正統宗教,很多部分也是吸收(或者説抄襲)其他宗教的。

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皆相信宇宙只有唯一的造物主,即上帝、耶和華、阿拉。基督教的思想源自於猶太教,而伊斯蘭教受到基督教跟猶太教的影響。

印度教源自於婆羅門教的發展而來。佛教的許多思想也是吸收和改造婆羅門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

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而儒教(或孔教)吸收了儒家思想。日本神道教則是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演變而成的。

很多邪教或者説新興宗教皆是吸收其他宗教的思想與傳統,不論是教義、儀式或教規。由此來看,從宗教思想的部分是比較難去定義宗教的「正邪」,因爲所謂的正統宗教也是吸收當時的其他宗教思想。

宗教的「正邪」源自於

社會大衆所認同的「邪教」定義通常是該宗教組織:(一)觸犯法律;(二)違反某時某地的道德倫理觀念。「人」才會觸犯法律,「人」才會做出違反道德倫理的事。由此來看,邪教的邪惡皆源自於「人」,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留意教主與導師/傳教士的「正邪」。

我們説道德時,有「公德」與「私德」的概念。「公德」即公共的道德,就也社會中的道德規範。「私德」即私人生活的道德,是個人感情、家務事等的道德規範。但是,私人的品德與操守會影響公共領域的工作,或者公衆的利益。醫生、教師、計程車司機、警察等諸多職業都是可能利用其工作為幫兇工具。比如醫生利用職務之便誘導病患發生關係。又或者是宗教士利用宗教之名騙財騙色。

 一些人認爲「人創造了宗教」,所以反對宗教。筆者則認爲人爲了利用宗教做邪事,才創造了邪教。醫生利用其工作騙財騙色,不會被説是「邪醫生」,那是因爲醫生不會以「醫術」之名合理化其「邪」行爲。相反的,宗教士會以宗教之名合理化其「邪」行爲,所以其教派才會被稱爲「邪教」。

我們一般人都不喜歡僞君子、假道學,因爲偽君子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真小人容易提防,你可以選擇遠離、避開。偽君子卻可能圍繞在你身邊,但你並不知道他有多壞,他隨時有可能傷害你,讓你防不勝防。

邪教及邪教教主就像僞君子,以「宗教」為包裝和手段來欺騙別人,令你失去提防之心。所以,只要你覺得某個宗教或教派的「教主、教義、儀式、教規、導師」任何要素有「邪氣」,或者讓你不舒服,就離開、避開這種宗教。

信仰與理性共存,才不至於迷信

有的人覺得宗教是個人體驗,屬於感性的信仰。但是,絕對的信仰就等於盲目的迷信。宗教雖然不能用理性與科學方法去證明為真實,但是宗教的部分教義、教規以及宗教士的行爲卻是可以用理性思考去判斷是否正當合理的。

宗教信仰與理性思維是可以並存而不悖的。正統的宗教都是推崇開放態度與理性思維的。而理性思考正是對抗邪教的最佳武器,尤其是「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通過歷史,我們不難察覺宗教會隨著時代而有變。比如,耶穌的形象隨著時代而變化,因爲傳教士有不一樣的解讀。又比如,佛、道兩教在中國時互相吸收,互相影響,導致民間佛道混雜。宗教是透過導師/傳教士來傳道的,而「人心是會變的」,所以宗教會變也不是那麽難理解的。

有時,宗教的「正邪」不一定是那麽明顯的。正教裡可能會有邪的導師、邪的信徒,而邪教裡也會有正的導師、正的信徒。另外,人的正邪是會轉變,不要以爲「一開始是正,永恆就是正」。有的宗教士有了大量信徒後就開始有欲望,心態開始轉變,從正變邪。正是因爲「正邪」是複雜的,理性思維才能幫助我們明辨「正邪」。

延伸閲讀:

怎樣才算邪教?辨別的準則並不容易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9362/fullpage

【投書】妙禪能出現壯大,代表社會出了問題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137

日本新興宗教狂吸千萬信徒的背後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8/post/201703020019/

科學與宗教一定相互衝突嗎?—《愛因斯坦自選集》

宗教的價值

關於「神存在」的價值,有幾點可以參考:

一,宗教是一種約束個人的工具。尤其是遠古不文明的時代,宗教的力量往往比政治還要強大。而幾乎每一種宗教都有對人類的道德做訴求。

二, 宗教是人的一種「假想」。人祈望有一個永恆的愛,有一個永遠的住所。如上帝愛世人,上帝為信徒預備了天堂。又如菩薩要度盡眾生,阿彌陀佛迎接信徒去極樂世界。

三,宗教是人的一種「心理投射」。人祈望有與自己模樣相像的「神」,並且在道德上更完美的「神」。如佛像傳到中國之後,就變成中國人模樣的佛像。

四, 宗教是一種支持人的力量。人的心靈比想像中脆弱,借助宗教讓人有心靈上的寄託。

宗教的以上幾點價值,不管「神存在」或「神不存在」皆無差別,所以「神存在」的問題並不是宗教的重點。

神存在的證據

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嗎?先讀一讀以下網路流傳的故事:

在一場「宗教與科學」的對談會裡,天文學博士說:「我是一位天文學家,我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宇宙天空已有二十幾年,在這二十多年之中,看遍了天空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星球,但是從來都沒有看到鬼神,連耶穌所說的天使,我也都沒有見過。所以說宇宙中一定沒有神佛的? 」

接著,醫學博士上台說:「我是一位外科醫生,我當醫生已有二十多年了,曾經解剖人的身體,從頭到腳,無論是人體的哪一個部位我都解剖過,但從來就沒有看過靈魂。人要有靈魂,那一定在身體裡面,但無論是在頭腦裡、心臟裡、腸胃中,或是在血液中都沒現過什麼靈魂。所以說,人是沒有靈魂的。」

跟著是女心理學博士也上台,她說:「人死了就好像燈滅一樣,一死一了百了,絕對沒有什麼鬼魂的,我讀過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沒有這一項的記載。」

這時有一位基督教牧師站起來,他對天文學博士說:「你能用望遠鏡看見風嗎?「有風」你是看不到;有鬼神,你難道可以用望遠鏡看的到嗎?」

牧師接著又問醫學博士說:「你愛你的太太嗎?」

博士回答說:「當然愛啊!那很好,請你把解剖人體的手術刀借給我用,我要解剖你的身體,看你愛你太太的那個『愛』是長在頭腦裡?或是心臟裡?或是腸胃中、血液中?……. 」

此話一講完,大家都哄堂大笑,這位醫學博士也很羞愧的無話可說。

當這位牧師轉身來要問那位女心理博士時,那位心理博士已經不知去向了。

接著一位是基督徒老太太上台向不信教的年輕先生: 「你看得見這東西上有電嗎?有看見空氣嗎?但是我看不到也摸不著,但接觸電我會受到傷害,沒有空氣的話我活不了,你們不能因為看不見的理由而就不相信神啊! 」

評論:

無形的風可以用工具證明,無形的愛有行为作爲證據。

風鈴、風車,可以感受風的存在。

愛的言語、禮物,可以感受愛的存在。

你認爲什麽才是 「神存在」 的證據?

我們可以指宇宙的神奇、世事的奇跡,是神存在的證據嗎?

另外,有幾點可以思考:

為何有人要證明「神存在」或「神不存在」呢?

信仰是要以「感性為依歸」還是「理性為依歸」?

個人經驗是否「有資格」成為證據?

宗教經驗與精神病人的幻覺之間的差別是什麽?

你認為應該是「有神推定」還是「無神推定」?

「有神推定」是指證明神存在的責任落在「不相信」神存在的人身上。

「無神推定」是指證明神存在的責任落在「相信」神存在的人身上。

很多人有遇見鬼的經驗。但是,有多少人有遇見神明的經驗?

若神「真的」存在,那「神存在」的價值是甚麼?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有信仰?為什麼真正的人生是一種宗教的人生?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9482

宗教何必迷信科學?

我認為宗教永遠是一種信仰,信仰不需要科學來證明,也不能夠用科學來證明。就好比你要讓一個你愛的人知道「你很愛他/她」,是不需要用科學來證明的。

佛教徒喜歡利用科學來宣稱佛教非常科學,但這不應該過於牽強。若佛教也充斥著迷信,要扯上偽科學,那就外教無異了。比如說,網路上宣稱念佛感應可以用「量子糾纏」解釋。201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物理學家 Serge Haroche用實驗證明了一旦粒子與外在無法控制與監測之環境有交互作用,就會失去其量子特性。這說明了量子特性不適用於人活著的真實世界,那認為「量子力學」證實了「靈魂」不就是胡說八道。

基督教也如同佛教面對科學的挑戰,基督教很多的內容被指出與科學教導不相容。而牧師、神父則用論證法指出基督教與科學相容,認為基督教內容只是詮釋的問題。

由此可見,信徒面對科學時,都是想盡辦法去證明自己的信仰與科學相容、非常科學。但是問題是為何要這樣做?這是一種手段,還是甚麼?你可以去思考自己的答案。

真、善、美

中國人講的真善美,都是心靈上的。真善美是超越宗教的一種信仰,是人追求的一種修養。

真是內心的真實,沒有虛妄的假情假意。另外,真也是指純真,好比清淨心,是無分別心與邪見的。

善是內心對別人的善意,比如慈悲。無條件地幫助別人,不論自己是否得利。道德經言上善若水,善就是能容納一切之心,能夠為他人他物帶來利益。

美是內心處於美好的境界,能夠看見一切事物中美的一面。另外,美也是內心的美德,比如勤勞,對別人是無直接利益的。

真正的功德

真正的功德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善事(捐錢、幫人)不是功德。

故此,佛家認為人的功德為去除內心的貪嗔癡等等不正當的想法。儒家認為人的功德為盡自己的責任,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個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是領悟新知並傳授他人知識。

一個農夫應該做的事,是辛勤的耕作以便提供糧食。

一個工匠應該做的事,是鑽研技術以便提供更好的硬體設備。

一個商人應該做的事,是做道德的生意以便自利利他。

試想賺取他人的錢,再拿來做捐獻,何以能夠稱為功德?若是強盜打劫了人,再把錢分給同一個人,是否可以稱為功德?不論方法正當或者不正當,這錢原本就不屬於自己,何以稱為功德?

又商人甲生意賺取薄利,為大眾提供物品,志在服務大眾。商人乙生意賺取厚利,累積財富以錢滾錢,然後捐出一些錢幫助大眾。兩者之間誰的功德比較大,兩者的功德要如何比較?

又一棵樹的昇華,是茁壯成長。要成為大樹,除了需要陽光與養分,還需要有好的根基。陽光以及養分是不受自己掌控的因素,然而根基卻要依靠大樹自己的成長。若樹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即是有好的根基,就沒辦法成為大樹。一棵樹就算生長了果實,提供給人或動物吃,對自己的根基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何謂行善?

  1. 符合自然之原則,不是打劫了人再給他錢。解救原本已經陷入困境者,好比把原本受困之動物放生,是不做作的行善。若因為要放生,請人捕抓動物,又或人為生產動物,則是不合理。
  2. 符合為公不為私之原則,以行動的動機而定。印刷經書是因為很多人沒書讀而無法學習,是為大眾著想的行善。若因為要得道功德,印刷一堆過量、不必要的書,則是不合理。

宗教是一場戲法

世間所有的宗教裡,哪有所謂的聖者?看破了世間的把戲,就可以玩弄世人。

基督展示了多種神蹟,其中最有名的為死而復活。然而,回教卻指基督根本沒有復活,只是表演一場魔術,欺騙世人。

同樣的,穆罕默德稱自己是回教的聖者,然而他卻也未曾展示甚麼神蹟。反而,他依靠著武力來統一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民族。設若真主能給他啟示,大可給其他領導者啟示讓他們順從穆罕默德,何必依靠武力?

根據歷史研究,學者認為當時的穆罕默德因為經商的關係,可能得到了聖經。估計他看破基督的戲法,認為自己也能複製這個戲法,用來換取他人的崇拜。

佛教稱佛陀是世間最偉大的聖者,然而佛說的理論大多來自於古印度教,並非佛陀自身的想法。再看看佛教在印度的興盛,經歷數百年後就幾乎銷聲匿跡。設若佛陀的教導如此值得尊崇,為何自身的族人不相信?印度人拋棄了佛教,重新選擇了印度教。反之,現今佛教在中國反而比較多信徒。

相同的,今時今日的邪教,這些教主何不是看透了這種戲法?這些邪教教主心想:"基督、穆罕默德、佛陀不都是騙仙,還不是被人推崇到天上,我也可以學這招,那天我死了還不是一樣被說的多偉大。"

道家、儒家從未提倡迷信鬼神之事,這種宗教思想卻不被中華民族推崇。反而,華人沉迷於談鬼神、三世輪迴的佛教。相同的,道教以符咒、祭拜的作法,吸引了一堆華人信徒。這點不正說明我們現代人的可悲之處?我們的科學思想並未成熟,對事物也無法從歷史以及客觀的角度去思考。何謂正信與迷信,實是值得相信宗教者多思考。

宗教的驗證

很多人不相信宗教,原因是宗教裡很多神話並不真實。沒有辦法證實真假之事還有人半信半疑,問題是現在很多真假都可以透過驗證得知。有名的魔術師James Randi就設下了所謂的百萬大挑戰,只要有人可以證實自己有超自然之能力,就送出百萬美金給那人。

這裡舉個例子:佛教講鬼神有六神通,而成佛後也有六神通。其中神足通是指可以隨意去到另一處,包括過去與未來的時空。如今通訊發達,驗證這個說法並不難。首先,準備兩處的人員團隊在距離千里的國家,一邊是有神通的本人,一邊是出考題的人物。兩隊透過視訊可以通訊,有神通的本人則必須確保沒有任何科技產品在身並關在一間透明密室。若可以靈魂出竅並遊走到另一個國家,必定可以知道遠方出考題的人物所寫、所做的事情。但是,宣稱自身有神通之人也沒有膽量敢挑戰這種驗證。可見這些所謂擁有神通者,如盧勝彥等邪教份子,只能欺騙邏輯思維不足之人。